振动、噪音等对电镜画面干扰的初步判断方法
很多电镜用户知道振动、噪音、磁场和独立地线这些场地环境因素会对电镜画面产生干扰,但遇到干扰画面时往往分不清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事实上要单独通过电镜画面准确判断出是哪种因素在干扰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仍可通过研究干扰画面的特征,得到初步的判断,并进一步通过环境量测仪器和屏蔽干扰因素的方法进行确诊。一、振动
地面微振动传递到电镜上时会导致电子束和样品台的相对运动,从而在画面上产生干扰,这种干扰的画面特征是非常像水波,通常我们描述为“锯齿”,这种锯齿的特点是它的长和高的比例不是很大,通常只有2~3倍。



二、噪音
环境中的噪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带有能量,噪音敲击在电镜镜筒表面时,如果噪音的频率和镜筒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引发镜筒的共振,从而产生和地面微振动干扰非常相似的干扰,即像水波。但如果造成干扰的噪音是偶发性的,比如人员说话,仍可以和地面微振动干扰进行区分。偶发性的噪音干扰不会形成整幅画面的波纹,而是只占画面的一小部分,或者是一条横穿画面的断线,如下图。地面微振动的干扰都是持续性的,通常都会形成整幅画面的波纹干扰。

三、磁场
环境中的磁场分为交流磁场和直流磁场,他们对画面的干扰特征是不同的。交流磁场通常会形成类似振动干扰的画面特征,区别是锯齿的长和高的比例很大,通常能达到十几倍或二十几倍,我们改称为“毛刺”。

直流磁场往往会形成画面扭曲变形,它会使一个标准圆颗粒变成椭圆或是变形,其画面特征类似于下面这样。

四、独立地线
独立地线不符合要求时,电镜外壳上的静电电荷无法传导出去,从而会形成电场,其产生的电镜画面干扰特征和磁场干扰特征非常相似,参看本文第三部分。
五、非干扰画面说明
有时电镜画面调完之后仍给人感觉不清晰,其画面特征是毛茸茸的边缘,如下图。这时会有用户怀疑是环境因素的干扰所致,但大量经验证明,这种毛茸茸的边缘并非任何一种环境因素干扰,而是电镜画面本身的特点。
